铁路安全评价方法应用的探讨分析论文

时间:2023-07-29 08:43:44
关于铁路安全评价方法应用的探讨分析论文

关于铁路安全评价方法应用的探讨分析论文

在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设计和施工制造质量缺陷、运输生产过程设计不合理、设备质量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实际生产管理中,生产事故与风险相联系,安全风险越大,说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越高。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是针对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减少和控制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减少和控制各类生产事故。因此,选择科学可靠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控制方法降低铁路安全风险是铁路各级管理部门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安全评价在铁路建设和运营各阶段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安全评价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提出铁路行业开展安全评价的适用范围。

1 安全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安全评价是以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1]。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安全评价通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系统存在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对策措施建议,降低安全风险,有效防止事故发生[2]。

由于安全评价在减少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的成效,我国 ……此处隐藏2619个字……与建议

安全管理贯穿于铁路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根据安全评价在各阶段的作用和国家、行业要求,为了防控风险和降低风险,应积极在铁路行业推行安全评价。在项目建设阶段开展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在项目竣工后,按照《 新建铁路工程安全评估暂行办法 》( 铁安监 [ 2008 ] 53 号 ) 的要求,在开通运营前开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对正在运营的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单位和危险货物运输车站、专用线 ( 专用铁路 ) 开展安全现状评价,危险货物运输车站、专用线 ( 专用铁路 ) 现状评价根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每 3 年进行 1 次,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根据需要开展。

通过在铁路建设、验收及运营阶段开展安全评价,可以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评估风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是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安全评价,可以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

降低风险可以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顺序进行。消除风险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作业及控制,降低人与设备的交互频率及时间;预防是采用预防性技术措施,如液化气体罐车利用安全阀防止车辆内压增高,采用漏电保护防止人身及设备损坏;减弱、隔离、连锁及警告是在上一级措施不能满足降低风险时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依次将风险降至最低,达到可控、可接受程度。这些降低风险的措施贯穿在铁路的建设、验收及运营的全过程。通过安全评价,查找铁路各阶段、各系统、各环节的安全投入、安全设备、技术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的漏洞,采取合理、可行、经济的对策措施来降低风险。

《关于铁路安全评价方法应用的探讨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